時間上漫不可信的變遷

邱士杰的研究與教學BLOG@Amoiensis

跳至內容
  • 首頁
  • Diary
  • Writings(2017)
  • Profile
  • My Favorite Things
  • 2018年教学
    • 2018秋季学期周一第3-4节(翔安.学武楼C404)
    • 2018秋季学期周一第9-10节(思明.群贤二103)
    • 2018秋季学期周三第7-8节(思明.南强二103)
    • 2018春季学期周二第7-8节(思明.联兴楼405)
  • 2019年教学(春季)
    • 周五第3-4节(思明.南强二309)
    • 周五第5-6节(思明.南强二109)
  • 總論
    • 二二八:改良與革命的歧路2017-02-27
    • 为了民族的和平与团结——写在“二二八”七十周年之际2017-02-28
  •  史料
    • 木刻:一個人倒下,千萬人站起來!2017-02-15
    • 郭沫若〈還要警惕著不流血的「二二八」!〉
    • 臧克家〈表現──有感於台灣二二八事變〉2017-02-14
    • 范泉:論臺灣文學
    • 1973年的二二八紀念活動2017-02-13
    • 台灣民主自治同盟號召台胞英勇鬥爭,準備配合解放台灣2017-02-13
  • 回憶
    • 吳克泰:一條曲折前進的認同之路(藍博洲)2017-02-18
    • 來自北京景山東街西老胡同的歷史見證:戰後台灣學運領袖陳炳基的腳蹤(藍博洲)
    • 李霽野〈臺灣「二二八」起義點滴〉2017-02-15
    • 郭水煙:回憶臺灣「二·二八起義」2017-02-15
    • 黃政樞:難忘的「二·二八」起義2017-02-15
    • 李純青:無法投遞的訃文——悼念臺灣老人蘇新2017-02-14
    • 李韶東:懷念臺盟創始人謝雪紅2017-02-14
    • 橫地剛:想念范泉先生2017-02-13
    • 三聯書店在臺灣:回憶臺北的新創造出版社(曹健飛)2017-02-12
    • 我所親歷的臺灣「二二八」起義(曾重郎)2017-02-11
  • 評論
    • 葉紀東:對歷史作出解釋,促進民族團結——為「二·二八」起義四十周年而作2017-02-14
    • 為了民族的和平與團結——寫在《二二八事件:台中風雷》特集卷首(陳映真)2017-02-11
    • 張海鵬:深入研究「二二八事件」,正確判斷「二二八事件」的性質2017-02-12
Post Views: 180
2017-02-15

文章導航列

← 一個人倒下,千萬人站起來! 雷石榆:詩人羅鐵鷹墓誌銘 →

其他操作

  • 登入
  • 訂閱網站內容的資訊提供
  • 訂閱留言的資訊提供
  • WordPress.org 台灣繁體中文

本BLOG的QR CODE

自豪的採用 WordPress